省人防办综合处(人事处) 王思嘉
——人防青年干部使命之我见
今年,我有幸通过遴选进入省人防办。在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风雷激荡的第一个春天,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机构改革的大潮中,在我省吹响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进军号的背景下,我与我所投身的人防事业,都揭开了新的篇章。
我并没有如椽的巨笔,难以尽情挥洒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我还欠缺纤细的神经,无从恣意读取微妙却又剧烈的时代脉动;我甚至还不具备对人防业务足够深入的认知,暂时没有前辈们那种铢积寸累对人防事业深沉的情感……然而,至少我拥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基层工作十年,《论语》中曾子那充满激情与担当的话语始终激励着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走到省直机关,我更誓要把所有的党员使命、荣誉梦想、青春汗水都播撒在这里,奉献到这里,立足新时代,担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到济南工作前,父亲对我说,你从小想到部队当兵,人防办受军政双重领导,你也算实现自己的军人梦了!父亲的话听似玩笑,却深得我心。的确,自身事业能够与个人理想相符合,能够与职业规划相匹配,才能从内心生发出对工作孜孜不倦的热情。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人防事业的发展乃至祖国的前途都是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的。在我看来,“敬业乐群、爱国强办”足以成为我们青年干部铭记于心的光荣使命。
“敬业乐群”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按照宋人朱熹的解说:所谓“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所谓“乐群”,就是“乐于取益以辅其仁”。文明先祖的教诲,跨越了历史的长河,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不仅道尽了我国传统教育的旨归,更是点明了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职分。“敬业”,包含了专业精神与专业道德。正如梁任公所言,“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里头,便是敬”。无论学业或事业,都应当秉持这种“主一无适”的诚敬之心。”我们青年干部,不应满足于考公务员就是找一份工作,到省直机关便是守一个岗位,更应当立志撒一腔热血,搏一生事业。
“乐群”,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团队精神、社会关怀与造福国民。在九十多年前,周恩来同志在南开中学组建“敬业乐群会”并出任会刊《敬业》的主编,其后那首感动无数青年心灵的诗作恰恰阐明,“乐群”正是“敬业”的归宿——“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爱国强办,更是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青年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有的现实表现。来到人防办工作以后,切实感受到了省直部门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特别是参加红色基因、革命教育等主题党日活动,深深为人民群众爱军拥军、舍生忘死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为革命先烈绝地反击、百折不毁的信念所感染。深刻意识到作为人防青年干部,只有从爱国主义中寻找源头活水、坚定信念,从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求借鉴,从具体实践中探索方法、谋求发展,不断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增强党性定力、干事动力、履职能力。来到人防办,不仅有对人防事业的热爱,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山东人防“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根据综合处工作特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仅满足于基本的上传下达,及时准确,还要通过向老同志,先进同志学习,以典型引路,推动工作,进而发挥好综合文秘岗位以文辅政作用,服务决策。从基层“毕业”,到省直机关“就业”远非终点,在人防改革发展中“创业”,争当人防业务行家里手“授业”,来日方长!
我们躬逢盛世,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但决不能只扫门前雪,甘为“自了汉”。我们苦学笃行,艰辛备尝;但决不能追逐浮名,贪图小利,也不能恃才傲物,做缘槐之蚁。作为人防青年干部,敬业与乐群,绝不应蜕化成短期的、狂热的、廉价的感情泛滥;爱国与强办,更应当落实为恒久的、淡定的、珍贵的毕生奉献。敬业乐群,要有马凯副总理诗中“胸中有海,眼底无碍,呼吸宇宙通天脉”的气象与格局;爱国强办,更要存兴国安邦之志,养霁月光风之气。
永做人民公仆的信念,念兹在兹;敬业乐群,爱国强办的努力,孜孜不倦。全省人防事业走在前列,筚路蓝缕,任重道远;弘毅之责,众志成城,在我人防青年。
综合处(人事处)党支部 王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