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组中心组学习研讨安排,下面,我汇报一下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十专题的学习体会。这一专题的题目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二是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最新作出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三是与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学习,我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要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主要有3个方面。
一、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党的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定位要有充分认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十专题共有8篇著作,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有关重要讲话,其中蕴含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若干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14个坚持”,其中第8个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意味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高度重视。今年以来相继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扎实”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7月31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强化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社会稳定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党的基本方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定位,在今后长期发展中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对推动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辩证关系要有深刻理解。
第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对17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的演变进程,可以发现,对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的考核,所占分值越来越大(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平安山东)。以点窥面,我认为能够很好地反映我们党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
第二,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渊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发展经验。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今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部署推进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都是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深入扎实抓好贯彻落实,积极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抓民生也是抓发展。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特别是稳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等,能够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当前,通过积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效增加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对于应对中美贸易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工作思路要有正确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在脱贫、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福利与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但是,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青岛市连续多年开展市政府部门公开述职活动,认真把市民意见建议吸收进政府工作报告,切实提升了服务公众需求的能力。济南市开办大型电视问政节目《作风监督面对面》,有力推动了市民普遍关切的民生问题的解决,都很好地做到了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抓民生建设。
人防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要有积极作为。一是加快推动人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切实形成全省防空袭核心能力,确保战时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最有力的举措。二是持之不懈加强人防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加大人防地下停车场建设力度,为缓解停车难贡献人防力量。四是做好“第一书记”“双联共创”“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最近,党组推荐了厅级、处级、科级各1位机关干部下基层,大家普遍反映,推荐的人选都是机关最强力量,充分体现了党组对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五是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就是很好的服务民生。